close
Art Investment典藏投資6月2014第80期 暢銷雜誌2017



Art Investment典藏投資6月2014第80期



Art Investment典藏投資6月2014第80期 評價

網友滿意度: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雜誌的習慣

今天要跟你們推薦

Art Investment典藏投資6月2014第80期

看雜誌的好處就是可以多吸收最新資訊

各類的雜誌我都會看~

甚至我還會把喜歡的部分剪下來蒐集

推薦你們金石堂購買會比較划算喔!

通常會打折而且滿額免運滿方便的

這本書我自己也有購買~

分享給你們囉!





Art Investment典藏投資6月2014第80期



本週熱銷商品:





DAZED & CONFUSED KOREA 201503







DCM digital camera magazine KOREA 201503







商品訊息功能

:

商品訊息描述:











  • 華麗的挑戰
    ART BSAEL in Hong Kong 2014


    文|林亞偉、陳意華

    1970年,Art Basel在瑞士創辦,逐步成為歐洲最具指標的藝博會。
    2002年,Art Basel橫跨大西洋,登陸美洲,成立Art Basel in Miami Beach。
    2013年,再次飛越太平洋,推出Art Basel in Hong Kong,在亞洲插旗。
    今年,是第二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少了初步磨合,更多積極進取。在亞洲其它在地藝博會忙於鞏固亞洲話語權的同時,身為外來勢力,卻掌握著全球資源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無需任何口號,聲勢已氣吞環亞。
    香港巴塞爾之所以強大,正因名稱裡帶著香港,做到的卻不只是香港。
    Art Basel in Hong Kong, but NOT ONLY in Hong Kong!


    這是一場重量級的較量,當第二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in Hong Kong)在5月18日落幕後,整個亞太區藝博會的競逐勢態版圖愈來愈明確,巴塞爾以王者之姿,橫掃所有城市的藝術博覽會。
    5月中旬的香港,恰是最大級的暴雨「黑雨」警示的天氣,但全球各地的收藏家、策展人、藝術經紀人,無懼黑雨的襲擊,搭乘私人飛機或民航機,都來到了香港。在5月12日,香港巴塞爾藝術展VIP預展揭幕前一天晚上,香港各大畫廊舉行畫廊之夜的開幕活動,在這個彈丸之地,香港的主要大畫廊都集中在中環畢打行、甘諾道中到荷活里道一帶,因此,傍晚走在中環街道,比利時收藏家尤倫斯男爵(Guy Ullens)等知名的大藏家,到佩斯畫廊(Pace Gallery)創辦人阿尼.格裡姆徹(Arne Glimcher)等大經紀人,迎面而來都能遇到。
    阿尼與尤倫斯的出現,意謂著頂尖畫商,帶著頂級作品,能遇到頂級買家。同樣的,從大畫廊以降到中級規模再到新興藝廊,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提供一個較量的舞台,讓藝廊各憑本事。貝浩登畫廊(Galerie Perrotin)創辦人Emmanuel Perrotin就說:「這是一場能真正快速接觸到從亞洲到歐美,來自世界各地愛好藝術買家的展會。」

    目眩神迷★藝術萬花筒
    香港的藝術風貌,也在香港躍升全球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後,愈發豐富,頂級拍賣行與頂級藝博會的進駐,讓全球收藏家的目光都投向香港,而香港本地的藝術家因著地緣之便,有才能者愈發受到重視。李傑,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他在八年前還是一位生活窘境的藝術家,但從2007年開始不一樣了,這些年的展覽邀約不斷。日本Shugo Arts畫廊總監Shugo Satani就說,VIP預展一開始的半小時裡,李傑的兩件作品就被藏家買走了。
    也在這短短兩年,超過10家畫廊宣布在香港成立新空間,最新的包括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期間,成立的佩斯香港以及Axel Vervoordt畫廊;而在展會期間,多達150場的藝術對話、展覽、相關活動,使得香港這座城市在這一周滿是藝術的味道,這樣的氛圍形塑,成功激發了買家的購藏欲望。
    豪門畫廊的佩斯與高古軒,門庭若市,銷售報捷;中級畫廊,品牌聲譽甚佳的Marian Goodman Gallery,帶來的楊福東攝影作品評價甚佳;從巴黎擴展至香港、紐約的貝浩登,穩固了銷售更不斷翻新牆面作品;首次加入香港巴塞爾戰局的畫廊,像是台灣的旻谷畫廊呈現邱亞才個展大獲全勝,這裡是家家畫廊有機會的擂台,也是殘酷的淘汰賽。
    為了準備好這場華麗的擂台盛宴,瑞士品牌巴塞爾藝術展,在2011年買下香港藝博會(ART HK)的股權後,審慎籌畫兩年直至去年才舉行首屆巴塞爾藝術展;今年的第二屆,品質更勝以往,可從展會裡的細節,衡量評斷巴塞爾這家來自瑞士的藝博品牌的細膩。例如,索卡藝術中心總監蕭博中就曾看到施工人員組裝展板,「非常堅實!」蕭博中形容,這是他參與各城市不同藝博會,體會到最堅固、最漂亮的展板。而燈光亦然。去年的首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部分畫廊反應燈光過於「慘白」,今年大會的回應是更好的燈光品質。來自紐約的Acquavella Gallery,去年展位一度跳電,今年亞洲總監葉正元說品質非常好。Acquavella Gallery去年12月以天價的1億4200萬美元,在紐約佳士得標回了培根《佛洛依德肖像三習作》,這家震撼世人的畫廊,今次帶來一幅訂價1100萬美元培根油畫,以及一幅訂價3千萬美元的1960年代畢卡索油畫,讓人們駐足流連。
    從3千萬美元的西班牙藝術家畢卡索油畫,到50萬港元一幅的中國藝術家袁遠油畫;從訂價4萬美元,榮獲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藝術探新大獎(Discoveries Prize)的突尼斯藝術家Nadia Kaabi-Linke作品《In confinement my desolate mind desires》,再到台灣藝術家張乾琦一幀訂價8千美元的攝影作品,不同價格區間的作品,都能在不同展位裡尋得。
    銷售成績的展現,是藝博會成敗的最終成績單。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同樣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大部分展商都樂呵呵,許多藝廊在第一天的VIP預展後即放下心中大石,開心地與接下來的潛在買家建立情誼。

    跨越經緯★品牌影響力
    從瑞士巴塞爾起家,創辦迄今在瑞士巴塞爾、美國邁阿密以及中國香港舉行藝術展的巴塞爾藝博會,今年恰恰滿44周歲,特別製作了一本44周年的專冊,以饗藏家。近半世紀的經營,使得巴塞爾積累了無人能敵的收藏圈到學術圈人脈,積累了無數布展、客戶服務的專業知識,這讓2011年決心進入亞洲市場,以香港為平台的Art Basel,很快憑藉著專業與品牌力,從香港幅射到全亞洲。多家畫廊主都對大會的服務讚不絕口,巴塞爾的口碑絕非憑空而來。
    而今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砸出另一枚重磅炸彈,宣布明年的展會期間,將改至3月13日至3月17日舉行。最直接的原因,即是避免原本5月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與6月的瑞士巴塞爾展期過近,造成歐美參展畫廊疲於奔命。而這項決定,也間接影響了紐約3月的老牌藝博會Armory Show。長期參與Armory Show的義大利畫廊galleria maggiore,畫廊總監Alessia Calarota就十分為難地說,由於畫廊長年參展Armory Show,估計明年依舊參加,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銷售成績非常優異,更能結識從亞洲到歐美各區的藏家,因此明年肯定還會來到香港巴塞爾,就算一周內環繞地球也在所不惜!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強大推擠效應,同樣影響亞洲的藝博會,甚至4月初的香港拍賣季。過去香港藝博會到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與香港佳士得春拍季接近,既是競爭,又是互補客源,今後將影響的是4月初的蘇富比、保利與嘉德的香港春拍,各拍賣行的現當代藝術部門,莫不嚴陣以待,觀察藏家資金是否會「先被吸走」。
    此外,3月初至中旬舉行的東京藝博會,就是受到直接衝擊的展會,尤其,當東京藝博今年終於整合以當代為主的G-Tokyo後,受到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吸磁效應影響更大。為了因應香港巴塞爾強大的集客效應,各大城市的藝博會無不戰戰兢兢以待仔細觀察,以尋求自身的突圍點。從北京、台北到東京、首爾、澳門,據悉這五大城市的博覽會有意籌組「亞洲藝術博覽會聯盟」,集結力量共同面對強敵巴塞爾,宛若藝博會的「復仇者聯盟」。面對強勢崛起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各大城市的博覽會如何善用城市特色,吸引各方收藏家齊聚,將是未來一年的觀察重點。

















大風起兮

文|林亞偉

有人勝利,就會有人失落。5月18日圓滿落幕的第二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向世人再度揭示香港作為全球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的關鍵地位。在香港得天獨厚的藝術品交易環境下,全球藝術品市場的風貌,香港地位勢必隨著中國帶領亞洲藝壇的大崛起,愈來愈重要。
2008年的金融海嘯重創阿聯酋的杜拜,但身為阿聯酋的七大酋長國之一,杜拜並沒有被擊倒,反而奮力求存,當年彷彿一夕間衰敗的景致,在這幾年復甦了。在兄弟邦阿布達比的金援下,加上本身的經濟策略得宜,繁榮的杜拜回來了!世界島工程依續進行,摩天大樓依然一棟棟蓋起,對藝術圈最重要的訊號,即是杜拜積極爭取從中東乃至整個亞洲的藝術文化中心。杜拜有油元,地理位置亦在亞歐美之間的樞紐位置,是香港的強大敵手。但巴塞爾藝術展已然明確宣告,未來的經營重心在香港,不會再選擇第四座城市舉行藝術博覽會。
香港,作為特殊環境下的政治經濟體,與中國大陸共存共榮,更因為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對香港特區五十年不變的承諾,香港至少還有逾三十年的自由港大優勢。從各項貨物到藝術品進出口、交易免稅的大條件下,香港勝出全球任何一個城市。在亞洲大崛起的年代,亞洲藝術品價格必然如同當年的巴黎畫派、紐約畫派的作品,接替當藝術市場的王。香港,就是眾藝術家接受加冕的宮殿。
不只巴塞爾藝術展加大予香港的投資,各大拍賣行都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成立藝術空間,要搶畫廊的生意,也利用這個藝術空間在每年兩季的大拍間舉行小拍以饗愈來愈多的藏家需求。蘇富比、佳士得、保利、邦瀚斯,都開起藝廊展示空間了。在此氛圍下,香港除了每年春、秋兩季大拍,以及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一年一度的盛會,會逐漸形成一個季季皆有拍品出現的城市。隨著愈來愈多經營者將目光投向香港,各種針對不同客層的相關展會,亦會大幅增加。
藝術版塊的風貌改變了。上海亦努力打破原本的陳規,推出上海自貿區,雖目前成效未顯,但已看出上海的雄心壯志。天子腳下的北京,受限嚴格的關稅保護,短期內難有大突破,但畢竟仍是整個中國市場的核心,地位難以撼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亞洲各城的藝博會,就得更審慎因應香港的吸磁效應了。當香港成為一個強大的吸磁中心,如果藏家一年只選擇參加一場藝博會,香港巴塞爾可能是唯一的選項。以台北為例,多年一直主打形塑國際化的展會,爭取更多全球藏家到訪。那麼,該怎麼善用台北的優勢,打一場漂亮的定位戰役?
例如善用台灣藏家廣泛的收藏興趣,連結東北亞藝市,成功塑造自身的品牌。像是藝術北京,很明顯地收縮內防,專注中國市場的內需不假外求,並不定位國際化的展會,而是以中國藏家的收藏品味為主,反而愈做愈有特色,規模日益龐大。亞洲藝術風貌的改變,已然刮起大風!













商品訊息簡述

:



  • 刊別:月刊


  • 級別:普遍級




  • 出版社:典藏
  • 出刊日:2014/5/30
  • 出版地:台灣
  • 語言:中文




Art Investment典藏投資6月2014第80期

momo購物台折價券>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egi03uo7441 的頭像
    gregi03uo7441

    樂梅的快樂生活好心情

    gregi03uo74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